9月17日,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簽約儀式在南寧舉行,共篩選組織現場集中簽約項目184個,其中投資合作項目170個、國際貿易和“走出去”國外投資項目14個。記者從簽約儀式上獲悉,今年東博會與峰會期間,主辦方共組織簽訂投資合作項目470個,總投資額4873億元,其中制造業投資占比超過65%,活動場次、項目數量、投資總額和制造業投資占比均創歷屆新高。
從體量看,此次簽約重大項目多、投資規模大,項目平均投資額18億元,比上屆增加3億元。其中,總投資額50億元以上項目17個,投資額占比52%;總投資額20—50億元項目26個,投資額占比23%;外資項目15個,總投資額105億元。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30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上海榕融新材料公司投資建設的氧化鋁連續纖維制品項目、中建集團投資建設的高純硅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等投資額均超100億元,充分彰顯東博會始終是國內外企業謀求發展、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
簽約儀式由中國—東盟博覽會組委會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是東博會主題框架下的項目集中簽約和重大投資促進活動,今年首次創新嵌入東博會20年投資經貿合作成果展覽展示、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和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專題推介、重點企業發言等重要內容。本屆東博會簽約的投資合作項目呈現以下特點: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單”。本屆東博會簽約項目主要來自愛爾蘭、德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地區),以及我國廣東、北京、江蘇、福建等25個省(區、市)的企業。大會集中簽約投資合作項目中,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投資項目65個,長江經濟帶企業投資項目55個,京津冀企業投資項目24個,三大片區簽約項目個數和投資比重均超總量的85%。上海、浙江、甘肅、山西、陜西、海南等省(區、市)利用東博會平臺舉辦多場經貿投資推介活動,東博會已成為推進中國與東盟各國政治、貿易、投資、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助推器。
深化強優企業合作“大單”。100多家“三類500強”等強優企業匯聚南寧,共享商機,共商合作,共謀發展。本次集中簽約活動中,推動央地合作簽約項目18個;組織簽訂“三類500強”企業項目24個、上市公司和專精特新項目31個,涉及金光集團、正大集團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行業覆蓋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工業應用、能源科技等領域,產業環節包括基礎研究、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數字賦能等全流程生態鏈的關鍵節點。
聚焦重點產業強鏈“大單”。本屆東博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為國內外“鏈主”企業“延鏈擴鏈”提供服務。本次大會集中簽約項目中,綠色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屬新材料、綠色環保、機械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項目占比達78%,其中,海上風電、光伏儲能、風光儲氫等綠色低碳項目數量和投資總額占大會集中簽約項目的近四成,充分體現了東博會平臺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加快布局綠色產業賽道的實際成效。
推動國際經貿合作“大單”。近年來,圍繞高質量實施RCEP、共建“一帶一路”,中外企業借助東博會平臺優勢持續深化合作,推動“南寧渠道”全面提質升級。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與文萊騏驥航空簽訂采購協議、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與泰國超能公司建設老撾色貢省陸上光伏項目……記者了解到,有20多個國際經貿合作“大單”和“走出去”國外投資標志性項目和協議在東博會平臺簽約,本屆東博會國際經貿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創近10年來新高。(羅婧)
來源: 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