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的消費大市場是“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中國消費潛力的釋放與市場的開放,不僅將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空間,也將為促進世界經濟恢復并持續增長提供重大利好;不僅對改善和發展大國關系產生重大影響,也將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更多正能量。
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
重要推動力
我國消費結構升級與全球市場的對接,將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大的正能量。根據經濟學人和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到2021年,中國消費市場將達到6.1萬億美元的規模。據麥肯錫公司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市居民將推動全球91%的消費增長;全國700個城市將累計為全球城市消費增長貢獻7萬億美元,貢獻率達30%。隨著RCEP的簽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未來幾年我國14億人強大消費市場潛力的釋放,將為貿易伙伴的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我國居民消費升級將為全球產業升級帶來新機遇,不僅將推動傳統服務業增長,還將為各類產業轉型創新創造巨大的增長空間。同時,通過投入產出關聯、促進技術進步、有序合作競爭,促進全球服務業轉移與結構升級,帶動全球供應鏈價值鏈升級。
我國消費潛力釋放將提升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14年全球排名第一,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超過30%。2020年,我國經濟在遭遇疫情沖擊的情況下快速復蘇,成為世界經濟的突出亮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預測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預計未來5-10年,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左右,仍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助推全球消費市場復蘇
中國消費帶動全球消費市場恢復并增長。近十年來,全球市場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戰。2009-2019年,全球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年均增長僅為3.53%,遠低于2000-2008年7.69%的年均增速。相反,我國消費市場始終保持了中高速增長。2009-2019年,我國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年均增長12.0%,是同期世界的3.4倍,是同期美國的3.4倍。
世界市場對我國消費的依賴性逐步提升。近年來,我國消費對世界消費市場的貢獻度明顯上升。2000-2008年,我國居民最終消費對世界消費市場的貢獻度僅為6.5%;2009-2019年,這一指標大幅上升至25.9%,上升了19.4個百分點,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貢獻國。隨著我國服務型消費規模的快速增長,對世界消費市場的貢獻度將進一步提升,有望由目前的25.9%提升到2035年的30%左右,成為全球消費市場最大貢獻者。
此外,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將帶動全球服務業的發展,為全球帶來巨大投資市場,使得全球分享中國巨大的服務業市場紅利。未來10-15年,在需求與供給雙重驅動下,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預計到2035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將由目前的12.7%提升至25%~30%,我國服務業對世界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也將超過40%。初步估算,若未來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7個百分點,將拉動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左右。以醫療健康市場為例,從供給端看,2019年我國衛生領域港澳臺及外商直接投資額僅為107億元,占該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僅為1.3%。若2025年該占比提升至10%左右,將新增1000億元以上的投資空間。從需求端看,若2025年外資醫療健康機構在我國5萬億~10萬億元的市場缺口中所占市場份額達到20%,將新增1萬億~2萬億元的業務收入。
改善大國經貿關系、
推動區域經貿合作
分享我國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將對改善中美經貿關系產生重要影響。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委托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雙方逐步取消加征關稅政策并推動雙邊貿易發展,到2025年,中美貿易將為美國新增14.5萬個就業崗位。中美更加務實地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經貿合作,促進兩國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進程,將有力推動兩國經濟持續發展和經貿均衡。
中國消費將對深化中歐經貿關系產生積極影響。2010年以來我國是歐盟服務出口增速最快的市場。目前,中歐服務貿易占中歐貿易總額的比重只有14%左右,服務貿易是中歐經貿合作的最大潛力所在。
中國消費利好中日韓自貿區建設。近年來,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中日韓經貿合作進程不斷深化。2014-2019年,日本對中國服務出口年均增長11.9%,是日本服務出口整體增速的2.5倍,占日本服務出口額的比重由10.0%提升至13.9%;雖然韓國對我國服務出口有所下降,但我國仍是韓國最大服務出口目的國,占韓國服務出口的比重達到18.9%。隨著我國居民服務型消費的快速增長與產業結構升級,中日韓在服務貿易領域的互補性將進一步增強。
[新聞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