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正式簽署,中國鋼鐵工業有何新的機遇與挑戰?4月9日,以“共商產業合作新格局,共建鋼鐵發展生態圈”為主題的“2021首屆RCEP(北部灣)鋼鐵發展論壇”在廣西召開。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在論壇上表示,從鋼鐵市場來看,RCEP15個成員國的鋼材生產及消費占全球比重均超過65%,因此,RCEP的簽訂將為中國鋼鐵工業更好地融入和服務全球市場帶來機遇。
國家發改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境外投資三處處長邱宇亮在講話中稱,“RCEP的簽署正是中國踐行全面擴大開放的體現。未來RCEP成員國之間將進一步暢通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更好地發揮各成員國的比較優勢,推動成員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副處長文剛稱,RCEP正式實施后,中國鋼鐵工業和區域內各國、各企業將具有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秉持合作、開放、共贏的原則,歡迎各國鋼鐵企業與中國鋼鐵企業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蘇長永在題為《加強專業科技知識交流 推動區域鋼鐵工業發展》的報告中指出,未來鋼鐵國際交流應更多地轉向投資和技術方向,并不斷創新模式,為全球鋼鐵治理趟出新路。具體建議包括:鼓勵鋼鐵行業間的雙邊交流,議題突出投資和技術合作;鼓勵增加互訪,深入鋼廠;鼓勵東盟鋼鐵委員會發揮中心和協調作用;鼓勵民間機構組織區域性鋼鐵論壇和展會;推動建立區域一體的鋼材、碳、期貨、人才、知識產權等市場;支持東盟鋼鐵專業大專院校和培訓學校建設等,促進鋼鐵知識傳播和能力提升。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在該論壇上還發表了題為《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加快實現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中談到,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確定了2021 年四項重點工作,即控產能不增,保有效供給;推鐵礦投資,改定價機制;抓超低排放,尋低碳路徑;行對標挖潛,穩企業效益。
他還就目前的重點工作及把握RCEP帶來的新機遇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產能、產量雙控,保有效供給;二是轉變自給自足的觀念,適應鋼鐵進出口新發展格局;三是打好綠色低碳發展攻堅戰,力爭“十四五”提前實現鋼鐵行業碳達峰;四是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著力突破鋼鐵行業發展短板;五是把握RCEP新機遇,不斷提高中國鋼鐵行業開放合作水平。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馬義生則表示,廣西將將加快推進鋼鐵工業的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提高鋼鐵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同時,廣西將充分發揮面向東盟的橋頭堡作用,搶抓機遇,通過建設RCEP產業重組的生產要素配置基地、打造面向RCEP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擴展中國-東盟博覽會服務RCEP功能等手段,吸引資源和產業聚集,把廣西建設成為RCEP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新節點和新樞紐。
[新聞來源:澎湃新聞]